1、出耳場地的選擇。出耳場地環(huán)境要清潔衛(wèi)生、光線要充足、 通風良好,、能保溫、保濕。最好為磚地或砂石地面。
2、菌袋消毒,開孔吊袋。開孔前去掉棉塞和頸圈,把袋口折回來用橡皮筋或線繩扎好, 手提袋子上端放入0.2%高錳酸鉀溶液或0.1%多菌靈藥, 旋轉數(shù)次, 對菌袋表面進行消毒。消毒后, 采用“S”形吊鉤;把袋子掛在出耳架上,袋與袋之間的距離10~15cm, 使袋間的小氣候暢通良好,有利了于出耳。
3、出耳管理。菌袋開孔掛栽后,黑木耳從營養(yǎng)生長轉向生殖生長,菌絲內(nèi)部的變化處于最活躍的階段,對外機界條件反映敏感。要根據(jù)3 個生長發(fā)育階段, 進行管理。
原基形成期:栽培袋置于強光或散光下經(jīng)過5天,開孔后5~7天即可見到幼小米粒狀原基發(fā)生。該階段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~95%, 每天在室內(nèi)噴霧數(shù)次, 不要直接噴在袋上, 可以在栽培袋上覆蓋薄膜或蓋紙、蓋布,以防止空氣干燥, 洞口菌絲失水, 袋面工作干燥板結。
幼耳期:從粒狀原期發(fā)生到生長小耳片, 形式貓耳、肉厚、頂尖硬而無彈性,大約須7天,此階段耳片尚小、需水量小,每天噴水1~2次, 空氣相對濕度不低于85%, 保持耳片濕潤, 可將覆蓋的薄膜去掉。
成耳期:由小耳片長大到成熟, 約需10天。此階段子實體迅速生長,需吸收大量的養(yǎng)分、水分和氧氣,耳片每天延伸0.5cm左右,每天要3~4次向地面、墻壁、空間和菌袋表面噴水,以保持空氣相對濕度不低于90%。管理時, 經(jīng)常打開門窗,通風換氣,增加光照強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