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雨水多,野蘑菇遍地開花,這幾天來狄寨塬上采蘑菇的市民一批接著一批,這些蘑菇能食用嗎?昨日下午,記者將從狄寨塬上采集的野生蘑菇帶到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,經(jīng)專家判斷這些野生傘菌毒性不明,他們勸戒市民最好不要食用。
狄寨塬上許多市民采蘑菇
昨日上午,家住紡織城的馮女士向本報反映,上周末她到狄寨塬上游玩時,在一片小樹林里發(fā)現(xiàn)了大量的野生蘑菇。很多前來游玩的市民還將這些蘑菇采回家食用,不知道食用這些蘑菇會不會中毒。隨后,記者在劉女士的指引下來到狄寨塬上,在一片柳樹林里,記者看到了大量的野生蘑菇,顏色有黃的、灰白色的,其中絕大多數(shù)蘑菇生長在柳樹的根部。幾位前來采摘的市民手里的塑料袋里也是裝滿了蘑菇。“這些蘑菇能吃嗎?”記者問。“能吃!”一位正在采摘的婦女說,前幾天已經(jīng)有人采食過了。
記者了解到,由于是星期一,來這里采食蘑菇的多是家住紡織城周邊的退休老人,他們利用外出鍛煉的時間采蘑菇。馮女士告訴記者,周末來這里采食蘑菇的市民有近百人,每個人下塬時,手里都拎著一塑料袋蘑菇。
毒性不明切莫食用
昨日下午,記者將從狄寨塬上采集的不同形態(tài)的蘑菇帶到了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,經(jīng)專門負責食用菌鑒定的李安利工程師初步分類,所采集的野生蘑菇共分為4種,分別所屬鬼傘科、白蘑科以及地碗等。李安利告訴記者,這些野生菌的具體名稱還不好確定,如要確定這些食用菌的名稱,除了看它的顏色、形態(tài)外,還必須要采集它的孢體,在顯微鏡下觀察,以及進行理化試驗等。
這些野生菌是否有毒?李安利說目前還不好判斷這些蘑菇是否有毒。他向記者舉例說,野生蘑菇的生長和它所處的環(huán)境有很大關系,鬼傘科的食用菌一般都有毒性,所以同科的這種食用菌最好不要食用。關于地碗,有的資料上說它可以食用,但也有資料記載有毒。所以,他們勸告市民,野生食用菌在毒性不明的情況下最好不要食用。
陜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峻志說,他們每年都要到秦嶺山中采集蘑菇,但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野生蘑菇一概不吃。
小資料
6類蘑菇中毒病例
(1)胃腸中毒型:通常的中毒癥狀是強烈惡心、嘔吐,腹痛、腹瀉等。毒粉褶菌、臭黃菇和毛頭乳菇,黃粘蓋牛肝菌和粉紅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類型中毒,已知有80余種。
(2)神經(jīng)精神型:已知有60余種。中毒癥狀是精神興奮,精神錯亂或精神抑制等神經(jīng)性癥狀。如毒蠅鵝膏菌、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覺反應。
(3)溶血型:主要癥狀是在1~2天內發(fā)生溶血性貧血,癥狀是突然寒戰(zhàn)、發(fā)熱、腹疼頭疼、腰背肢體疼、面色蒼白、惡心、嘔吐、全身虛弱無力,煩躁不安和氣促。此類中毒癥狀主要由鹿花菌引起。
(4)肝臟損害型:引起這類中毒的有20余種。除含毒肽、毒傘肽的種類外,環(huán)柄菇所屬的某些種類也易中毒。
(5)呼吸與循環(huán)衰竭型:引起這種類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亞稀褶黑菇。死亡率較高。
(6)光過敏性皮炎型:我國目前發(fā)現(xiàn)引起此類癥狀的是葉狀耳盤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