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7日,早晨8點剛過,記者隨著“暫住”在山西絳縣古絳鎮(zhèn)西喬村的薛志英,沿著一條大溝邊往下走十來米,一排窯洞呈現在路旁。
每個洞口上都有一個“門牌號”,001到102,整齊地排列著。如果不是一行“古絳鎮(zhèn)食用菌生產基地”大字的提醒,記者會產生身處“地道戰(zhàn)”的錯覺。
跟隨薛志英走進其中的一孔窯洞,一盞盞節(jié)能燈發(fā)出柔和的光暈。貓腰往深處走去,如同在別樣情調的“地道”中。腳下兩側是白花花的“雞腿菇”,這種蘑菇,十幾厘米長,通體雪白,形如雞腿。
“地道戰(zhàn)”,其實就是西喬村農民“雞腿菇”的致富戰(zhàn)。
薛志英是北京聯農國際科學研究院的菌類研究員,如今在村里領租4孔窯,“租金”就是他的技術服務。每天早上他都會來窯里轉一圈兒,看看溫度濕度等各種數據,便于指導。
2009年4月的一天,趙立云在中央七臺《致富經》欄目上看到種植雞腿菇的報道。經過一番實地考察,他回村組織26戶村民打了26孔窯。2009年11月,第一茬試種成功,當月就銷售一空。
“打窯洞、挖地道、種蘑菇”,越來越多的村民跟著趙立云開始了增收致富的 “地道戰(zhàn)”。3年時間,26孔窯洞成了102孔。